红船精神蕴含君子文化因子
李利君 魏忠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5000多年文明史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以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高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志。” 文化是一种基因、血脉和传统,内化于心,外化于形。一个民族之所以能长久凝聚在一起,除了共同的历史,共同的语言,共同的生活习俗,最主要的就是有着共同的价值追求、共同的是非标准。如果没有这种标准,人们就没有共同交流的基础,一个民族就难以长久地维系。 君子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实践中逐渐锤炼和积淀起来的精神遗产,是中国人民共同是非标准的集中体现,它对“红船精神”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影响。可以说,“红船精神”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蕴含丰厚的君子文化因子。
(一)“红船精神”体现着君子文化中矢志不渝的坚定信念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君子无论何时何地都把自己的理想信念放在心里,放在行动上。《论语·子罕》中还有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这个“不可夺”之“志”,就是我们说的“理想信念”。君子文化重视理想信念,君子立志,“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中华民族创造五千年绵延的灿烂文明,就是一代代敢于担当的中华儿女对理想信念不懈追求的结果。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理想信念对中国共产党、对广大党员干部的重要性:“理想信念坚定,骨头就硬,没有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他指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关键在于培养造就一代具有铁一般的信仰、铁一般的信念、铁一般的纪律、铁一般担当的干部队伍。”因此,党员干部没有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不坚定,就没有对纪律的敬畏,就没有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就不能赢得人民的信任和拥护,就不能完成历史和人民交给的使命。
1921年,在白色恐怖的笼罩之下,南湖红船中诞生了中国共产党,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把实现共产主义确立为最高理想。“革命理想大于天”,共产主义理想成了红船的航标,90多年来,指引和鼓舞着无数共产党人为之前赴后继地英勇斗争,甚至不惜流血牺牲。他们在艰难的革命年代里描绘着“可爱的中国”;又在曲折而辉煌的建设和改革实践中“不忘初心,继续前行”。正是依靠对马克思主义的忠实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执着追求,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信心,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全国人民走出屈辱,改变积贫积弱的境况,建立、建设社会主义的中国,取得了前所未有、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二)“红船精神”彰显着君子文化中义以为上的担当意识
“君子义以为上。”(《论语·阳货》)“义”是一个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在君子文化里,我们把它理解为利国利民、大公无私的行为准则。君子文化孕育了浓厚的爱国思想和淳朴的民本思想:“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些至理名言反复强调国家和人民在人生抉择或政治取向中的首要地位。“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君子文化把“义”看得比生命还要重要。
“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陈毅元帅的诗句就表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义以为上,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继承和发展了君子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动力”的唯物史观,确立了“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爱国思想外化在为人民服务的行动中。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内忧外患,危机四伏,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中的先进知识分子,为探索救国救民道路做了一次又一次的尝试,太平天国、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都以失败告终。中国革命迫切地需要一个坚强而正确的领导者,于是,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了。目睹了国家的衰落,人民的苦难,中国共产党从红船上自觉担负起谋求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与人民群众建立了血脉相连的亲密关系。“依水行舟,忠诚为民,成为贯穿中国革命和建设全过程的一条红线,也是‘红船精神’的本质所在。”每个干部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通过法律的形式赋予他的,决不能把权力作为自己任意妄为的手段,必须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自觉运用权力为人民服务。党员干部只有忠于人民,才有担当的勇气;只有依靠人民,才有担当的力量;只有服务人民,才有担当的价值。
(三)“红船精神”焕发着君子文化中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卦》)宇宙的不停运转,启发君子养成不屈不挠的坚毅品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就是对自强不息的君子精神的最好概括。中华民族五千年延绵不绝的灿烂文明史,就是中国人民五千年自强不息的光辉奋斗史。到了近代,中华民族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中国人民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难。“自强不息!自强不息!”中国人民在骨子里、在血液中发出的声音,足以抗拒任何欺凌,足以修复任何破坏,足以成就任何功业。
中国人民的优秀代表——中国共产党,更是以这种精神,“以压倒一切敌人、战胜一切困难的大无畏英雄气概”,领导中国人民在风吹雨打,惊涛骇浪的环境中,建立建设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在风云变幻,错综复杂的形势中追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红船精神”同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一道,伴随中国革命的光辉历程,共同构成我们党在前进道路上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夺取新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和宝贵精神财富。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历史中形成的这些优秀革命传统,无一不具备自强不息的卓越品格。
(四)在发扬“红船精神”中践履君子文化
君子文化强调实践。“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论语·为政》)君子文化早已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孔子把“言行一致”视为划分君子、小人的重要标准。后来的学者又把孔子关于言行的议论发展为“知行合一”的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重要讲话中倡导“知行合一”。这说明,优秀的文化,最重要的品质是能够转化为实际行动。
在发扬“红船精神”中践履君子文化,是一种文化自觉,是一种文化担当,也是一种实践导向。习近平总书记把好干部的标准精辟地概括为,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这个标准与“红船精神”一脉相承,与君子文化相互辉映。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全体党员、干部应该坚定共产主义伟大理想,真诚信仰马克思主义,矢志不渝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应该心系人民,忠于人民,先人民之忧而忧,后人民之乐而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应该坚持原则,不怕困难,敢于亮剑,敢于负责,敢于斗争;应该方正不阿,洁身自好,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这个标准是从“红船精神”和君子文化中提炼的精华。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这个标准,是古今君子和杰出执政者的必要品质。广大党员干部应该自觉以这个标准要求自己、砥砺自己,自觉弘扬“红船精神”,做新时代有理想、有担当、有能力的弄潮儿,做党和国家的正人君子,做人民群众的贤人君子。
(作者单位:湖南省君子文化研究会,本文为湖南省社科基金重大课题《君子文化及其当代价值和践行路径研究》(17WTA12)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