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发布
新闻网微博
新闻网微信
新闻网手机版
首页 > 理论 > 理论前沿 > 龙献忠:坚定文化自信要处理好四对关系
龙献忠:坚定文化自信要处理好四对关系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龙献忠]   [编辑:王本峰]   时间:2018-07-03 10:38:46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断,把坚定文化自信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生存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讲得非常清楚。文化自信源于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源于中华优秀文化的丰厚滋养,源于对人类文明的吸收借鉴和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文化自信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根基和动力,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时代体现,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精神指引。这就要求我们在新时代更加坚定文化自信,处理好科学与价值、主导与多样、本土与外来、批判与包容四对关系,从而为提升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强有力的引领和支撑。

  1.科学与价值的关系

  科学性也即真理性,是指人们按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追求和服从真理。这个过程要求人们充分发挥认知理性,运用科学的方法揭示客观事物的内在规律,获得科学性的认识。价值性即人类必须按照自己的内在尺度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使世界适合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马克思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什么样的理论才是彻底的呢?说到底是科学的理论。科学是衡量一种文化是否先进的根本标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所以能永葆活力,是因为我们的文化建设一直坚持高举马克思主义这面旗帜。正是因为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中华文化注入了先进的思想内涵,中国人民获得了科学的思想武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只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文化建设,才能有效引领各种社会思潮,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同时,价值导向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灵魂所在,如果缺乏了价值属性,这样的文化就只能是空洞的理论堆积,完全失去了生命力和意义。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科学与价值之间存在内在关联。一方面,两者是有区别的,科学回答的是文化内容的真假问题,价值回答的是文化的导向与评价问题。另一方面,科学与价值又有机统一,不可分离。科学是价值的基础,价值内含于人类的科学认知活动中,人类的认知活动不可避免地包含了价值的评判。因此,在推进文化建设过程中,一定要把科学原则和价值原则统一起来,既要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在逻辑联系,又要明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从而使人们更加坚定文化自信。

  2.主导与多样的关系

  任何社会、任何国家的任何一个时期的文化,都是多元一体、多样共生的,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强化主导、壮大主流。主流文化构成一个社会思想文化的中枢和支柱,它是引导人们行动的风向标,是支撑社会的稳定器。在我国,主流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马克思主义是构成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鲜明底色”,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价值性是支撑文化自信的强大基础。其中,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主导性的。这也强调了主流文化只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能搞主流文化多样性,否则整个文化体系就会陷于群龙无首的混乱状态。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革命化,不同国家之间的频繁交流和互动成为常态,各种文化群体之间的相互影响不可避免,因而,越来越多的个人或群体的价值观念呈现出多样性的趋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将文化多样性定义为各群体和社会借以表现其文化的多种不同形式。可以说,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西方的文化扩张、文化入侵更加隐蔽,意图削弱我们民族和国家主流文化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因此,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我们都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毫不含糊,毫不动摇。但同时,坚定文化自信也要明确,坚持主流文化的主导性与承认、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和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有机统一的。

  对于文化的主导与多样之间的关系,我们应该辩证地看。主流文化对于多样性的文化具有引领、整合功能,而多样性的文化对于主流文化则具有促进、补充和完善作用。一方面,只有贯彻“双百”方针,保证多样文化平等地自由地展开争鸣交锋,才能激发创造精神,拓展文化视野,繁荣和兴盛主流文化。另一方面,只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才能保证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避免思想文化上的混乱。总之,处理好主导与多样的关系,也就是要处理好“一”与“多”的关系,要坚持以“一”导“多”,以“一”带“多”,并最终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从而不断巩固和壮大社会主义主流文化。

  3.本土与外来的关系

  文化的本土与外来的关系,也即是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之间的关系。文化的本土特质是文化活力之源,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不仅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也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独特贡献。要推进文化建设,坚定文化自信,就需要保持文化的民族化、本土化特质,文化越是民族的越有生命力。但本土化不是民族保守主义、排外主义或夜郎自大,更不是谋求民族文化霸权,而是兼容并包世界各民族文化之长,以自己民族的形式加以改造,使中国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始终具有中华民族的特色,有中国气派、中国风格。

  当代中国文化自信最核心的是基于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最本原的是基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认同,最根本的是基于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积极追求。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文化没有割裂传统,没有忘记本来,它是从历史的深处走出来的,根植于中华文化的丰腴沃土,深刻地呈现出中华民族的优质基因,凸显着民族特性。同时,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开放不仅意味着向历史开放,向实践开放,也包括向其他国家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价值观念吸收了人类文明的积极成果,反映了不同文明所承载的共同价值,因此,以积极的态度对待一切外来优秀文化成果,是推动中华文化繁荣兴盛的必然要求。

  为此,我们必须处理好中华优秀文化的本土与外来的关系。一方面,应坚定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信心,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其焕发出更强大的生命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丰富的思想、精神和道德理念历久弥新,仍然对现代道德治理、国家治理、全球治理等提供着经验借鉴和智慧启迪。比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以和为贵的处世哲学,天下大同的高远追求,修身养性的道德型塑等。另一方面,应该对世界优秀文明成果进行吸收借鉴。“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人类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毛泽东同志曾强调文化建设既要坚持“古为今用”,又要坚持“洋为中用”。文化自信本质上是应该兼收并蓄的,自美其美、美人之美、各美其美、美美与共都是文化自信的显著表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不同文明凝聚着不同民族的智慧和贡献,没有高低之别,更无优劣之分。文明之间要对话,不要排斥;要交流,不要取代。

  4.批判与包容的关系

  在哲学的意义上,批判是一种否定。没有否定,就不可能有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化。但马克思主义的批判不是一般意义的批判,而是一种辩证的批判,即在否定中有肯定,在批判中有包容,在变革中有继承。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批判是先进文化诞生的助推器。但否定如果不包含着肯定,事物就失去了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新事物只有吸取、保留和改造旧事物中的积极因素,才能获得自己生存发展的基础。因此,文化建设的批判,要摈弃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摈弃虚无主义的历史观,坚持否定与肯定、批判性与包容性、继承性与创新性的辩证统一。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华优秀文化,本身具有批判性的特质。正如马克思曾经宣称的那样:“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考察人类文明史,我们会发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文化越具有包容性和整合力,它就越丰富强大,历久弥新。世界上曾出现了多种灿烂的文明,然而仅中华文明奔腾不息,从未间断,迄今仍然迸发着旺盛的生命力,归因于中华文明能够兼收并蓄,熔铸各家,具有强大的包容性和整合力。

  历史是一面镜子。面对今天的经济全球化浪潮,面对各国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态势,要处理好批判与包容的关系,就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积极吸收和借鉴外来优秀文化成果的有益成分,着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也是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遵循。

  (作者:龙献忠,系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湖南文理学院校长)


相关新闻关键词:龙献忠,文化自信,四对关系

[一日一课]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 【详情】

永州新闻    |    2018年01月10日

湖南网络文化节开幕 尽展湖湘文化自信

今日上午,由湖南省委宣传部、省委网信办主办的湖南省第六届网络文化节开幕式暨十九大精神进基层百场微访谈启动式在长沙李自健美术馆举行。湖南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蔡振红出席。 【详情】

湖南新闻    |    2017年12月14日

蔡振红:坚定文化自信 加快文化强省建设

近日,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蔡振红为省委党校主体班学员讲课。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定文化自信,加快文化强省建设。 【详情】

湖南新闻    |    2017年11月15日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这样强调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高度重视文化自信,提出了新的时代课题。新华社《学习进行时》原创品牌栏目“讲习所”今天推出文章,为您梳理解读。 【详情】

头条新闻    |    2017年10月13日

最新更新

永网论坛

视频新闻

永网专题